虛擬講堂進入演講
講 題用神經科學的手術刀,剖開經濟學的黑盒子──神經經濟學淺談
講 者台大經濟系 王道一教授
日 期2013/04/13長 度02:06:00人 氣1,492 次
摘 要
  大多數人都知道民生經濟的重要,但對於經濟學可能就有些陌生,如果剛聽聞到經濟學與神經科學結合想必是不知其所以然吧?王道一教授於台大經濟系任教,其研究領域就是聽來新鮮的「神經經濟學」,為了讓聽講的民眾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入門此學科,本次講座將從傳統經濟學做引言,接著闡述神經經濟學為何物,並介紹藉由哪些現代的神經科學技術,為經濟學領域開闢新的研究疆土。

  經濟學傳統定義上因資源有限,而研究聚焦在用來「生產」有價值的財貨,如何「分配」給不同人,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與渴望。現今身處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學轉而研究與人類對制度與資訊的反應,意即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會有這樣的轉變,主要是人們對「誘因」有反應。制度是概略的統稱,舉凡市場機制、全民健保、社會規範等都可視為制度的個例。因研究範疇廣泛,有人認為經濟學如帝國般征討、入侵其他學科,如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等,但王教授覺得其實是經濟學領域與各學科的良性互動,激盪火花,增進彼此研究可能性。

  王道一教授於現場實際執行「LUPI大樂透」遊戲,只要從1至100這些正整數中,選到最小且沒有其他人選的數字就得勝,藉此闡述經濟學問題。遊戲結束後王教授說明人們在遊戲中的普遍反應,通常一開始會有非常多人選擇「1」,但經過多次遊戲後選擇者人數會下降,因為民眾知道「1」雖然是最小正整數,但會因其他人選擇同樣的數字而喪失得勝的機會。如何挑選最小的正整數,又得確保沒有其他人的選擇與自己相同,這決策過程與結果就是經濟學問題,其中可討論:依循的規則、個人決策謀求最佳化、如何因應他人決策、理論預期與實證資料契合度、個別差異如何解釋等。然而從古老經濟學理論、理性選擇理論、行為修正版理論、廠商理論之中,卻發現經濟學家仍測量不出人們認定的「效用」為何,客觀價值與主觀感受有落差,神經經濟學則試圖以神經科學工具,討論不同腦區、認知控制、神經網路如何互動溝通,共同決定個人的行為,以探尋傳統經濟學研究中隱而未覺的因素。

  有多種工具可協助研究神經經濟學,如fMRI(功能性磁振造影)有良好的空間解析度,但資料結果有許多雜訊;PET(正子掃描)可直接測量血糖流向,但卻因使用放射線葡萄糖而有風險疑慮;研究腦傷病患可建立因果關係,樣本卻有限,可遇不可求;此外尚有TMS(穿顱磁刺激)、紀錄單一神經元、EEG(腦電波儀)、MEG(腦磁波儀)、GSR(膚電反映)與心跳等間接生理反應等,而王道一教授目前研究取向採用眼球軌跡追蹤技術,紀錄資訊蒐集過程與瞳孔放大反應,表示個人對誘因的反應。工具各有優勢與限制,但可在研究上截長補短,除了提供既有理論的證據,更可能指出其他能影響行為的因素。未來研究方向上,可思考多重思維模式的大腦模型是如何運作,甚至哪些神經科學證據會反過來影響行為。傳統經濟學只考量人們最終的「選擇」,但透過神經經濟學,或許我們能同時考量人的「決策過程」。
提 供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腦與心智科學的生命教育講座
本講座係由科技部補助舉辦
進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