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講堂進入演講
講 題與肝炎奮戰──臺灣肝炎防治的回顧與展望
講 者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 陳定信院士
日 期2011/06/10長 度01:30:47人 氣1,481 次
摘 要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臟器,主司代謝、合成、轉化、排泄以及解毒等功能。一旦肝功能產生異常,肝臟無法正常的發揮功能,隨著程度漸漸嚴重,將會造成人體內部嚴重的傷害,甚至引發死亡。所謂的肝炎,即是指肝臟被破壞,可以是由於病毒、化學物、藥物或飲酒過度所導致,當罹患肝炎時,肝臟的功能便會受到影響;大部份的肝病都無明顯的症狀,大都須靠檢驗才能知曉。

  臺灣人好發肝病,最早的研究見諸日治時期的病理解剖,但原因一直不明。1965年Blumberg發現澳洲抗原,後來證實此抗原事實上是B型肝炎病毒的外套成分,經過研究知道B型肝炎在臺灣人非常猖獗,正常成人80-90%都感染過,15-20%帶有病毒。更重要的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細胞癌的病人80-90%是由於慢性B型肝炎感染所引起的,而第二號殺手,C型肝炎病毒,也蠢蠢而動。因此如何防治B、C型肝炎顯然是我們最重要的健康課題。1984年7月起我國開始大規模的B型肝炎疫苗接種,成果斐然,2003年起對慢性B型及C型肝炎的治療給於給付,造福這些病患,其成果也在顯現中。

  針對肝炎防治,B型肝炎疫苗預防接種還要繼續實施,期使肝癌的減少趨勢延伸到成人。針對肝炎研究,目前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包括:急性感染為何會變成慢性、慢性帶原和環境因子互動、肝臟纖維化的發生機轉與治療,及肝癌的有效治療等。展望未來,21世紀中葉以後臺灣人的肝病會與現在大為不同,詳情將於演講中述明。
提 供週末Let’s go 分享大師視野-100春
本講座係由科技部補助舉辦
進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