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講堂進入演講
講 題颱洪河道短期一般沖刷之觀測研究
講 者盧昭堯 國立中興大學教授
日 期2015/06/23長 度00:31:56人 氣483 次
摘 要
臺灣河川屬陡坡間歇河性(intermittent river),其河性迥異於大陸型緩坡常流型河川(perennial river)。尤其卵礫石河段(gravel-bed),洪水上水段至洪峰附近之河道非平衡輸砂過程(non-equilibrium sediment transport),急遽短期一般沖刷(short-term general scour)特性,加促彎道斜向流基腳、橋基總沖刷,常引發堤毀、斷橋等危害,向為土木水利工程與防災科技等亟知之關鍵課題。本計畫全程兩年(2013~2014),擇定臺灣中部經常破堤之大甲溪石岡壩下游豐洲堤防(甲斷L22)及濁水溪集集攔河堰下游水底寮堤防(濁斷L105)兩彎道卵礫石河段為觀測示範站,研擬沖刷磚柱法最大沖刷及無線追蹤粒子動態沖刷同步埋設技術,自最上游近順直段沿彎道深槽蜿蜒流路至基腳處,依序埋設5~6沖刷磚柱。其中,水底寮測站最上游近順直段觀測點,並採無線追蹤粒子(wireless tracer; Yang and Su, 2015)直接觀測技術,進行遠離構造物之河道動態沖刷觀測。本計畫汛期期間,共計觀測大甲溪流域2013年蘇力(7/15)、潭美(8/22)颱洪及2014年515豪雨(5/15)等3場颱洪,其流量範圍介於1,763~6,692 m3/s;濁水溪流域則觀測2013年蘇力(7/15)、潭美(8/22)、康芮(8/29)及天兔(9/22)等4場,與2014年519豪雨(5/21)、67大雨(6/7)及麥德姆颱洪(7/23)等3場颱洪,總計7場颱洪事件,其流量範圍1,446~7,285 m3/s。其中,兩測站均以蘇力颱洪瞬時洪峰流量為最大,大甲溪流域破石岡壩下游50年洪峰紀錄(Qp> Q20),本計畫順利觀測豐洲堤防彎道斜向流基腳總沖刷深度超過5.23 m。此外,本計畫於水底寮測站採“無線追蹤粒子”,克服颱洪惡劣天候、高流速及高泥砂濃度流況,成功動態沖刷深度與表面流速觀測,驗證其深具發展潛力。
提 供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署103年度委辦計畫成果發表會
進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