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講堂進入演講
講 題【科學史沙龍】拉馬克 vs. 達爾文(上)
講 者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王道還
日 期2016/04/15長 度01:00:00人 氣383 次
摘 要
■這次的科學史沙龍,兩位老師以別開生面的方式為我們帶來不同想法。王道還老師以「誰是拉馬克?」向我們介紹這位備受誤解的學者,而周成功老師則以近代的科學發現,告訴我們科學對真理的探索永無終止。

拉馬克是近代最受誤解的生物學家。他其實是一個偉大的生物學家、演化學者,也是歐洲人第19世紀最熟悉的科學家。在達爾文於1859年發表物種源始論之前,最著名的演化論是由拉馬克發表的。由於他的思想和我們非常不同, 加上教科書為了對照方便所進行的二分法引導,導致絕大多數人對他有誤解。

說到拉馬克,要從布封(Comte de Buffon)說起。拉馬克是布封的學生,布封不僅寫了《自然史》,而且還是第一個以實驗證實地球的歷史的科學家。他用實驗推論地球冷卻需要至少七萬年,雖然我們現在知道那是錯誤的,但在當時的歐洲,這是完全推翻過去的認知的驚人結論。由聖經的研究,當時歐洲人認為上帝創世紀是紀元前4004年,因此認為地球只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

布封的《自然史》主要討論這些層出不窮的新物種是麼來的?身為布封學問的繼承人的拉馬克,在18世紀末提出了生物演變論。在裡面,他提出地球上生物一直在變化的原因,是因為生物的本性。他認為凡是生物,都會有內在的衝動,會不斷的變化。而變化的目的,是往高等前進;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構造簡單到構造複雜。

對於拉馬克而言,整個生命世界展現出來的就是進步。而用進廢退是用來解釋生物的適應。透過習慣,行為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其實用進廢退也不是拉馬克發明的,而是常識與人生經驗。

相對來說,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生物演變論基本上是天擇理論。根據達爾文的看法,生物是一定會變的,而且非變不可。他認為生物有兩大特徵,吸收養分及排泄廢物。所以,只要活著生物就會破壞自己的生活環境;為了適應不斷惡化的生活環境導致生物改變。回答布封對生物演變的問題,達爾文的答案是,古代的生物不是滅絕就是演化。而拉馬克的答案裡是完全沒有滅絕,物種在時間的過程中間會變化、分化。

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物種源始》之後,對生物演化的了解和認識的形式有了很大的轉變,達爾文的天擇理論也受到生物學界的接受。達爾文提出的演化論包括四個要素:變異、遺傳、選擇,和適應。變異是一個隨機的過程,而選擇是一個非隨機的過程,最後產生的結果就好像是設計出來的。但是在19世紀的遺傳學是以混合論為主流的一個遺傳理論。 那時候的人認為變異應該是不能被遺傳的。但為什麼每個個體生出來的後代都會和母體略有不同?透過孟德爾的遺傳學,我們現在知道每一個生物特徵遺傳是由各自的獨特基因造成的。

在達爾文的演化論裡面的生物變異,過程是隨機的、沒有目的的。我們看到的所有變異的結果都是對環境的適應。但是物種是先產生變異再被環境選擇(達爾文)還是物種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才不得不產生變異(拉馬克)?

撰文|梅寶月
提 供科學講古–科學史沙龍-科學史沙龍
本講座係由科技部補助舉辦
進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