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講堂進入演講
講 題【科學史沙龍】珊瑚的骨骼
講 者宋克義│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
日 期2017/09/25長 度01:00:00人 氣400 次
摘 要
猜猜看:「珊瑚是是礦物、植物,還是動物?」隨著歷史的演進,科學家對於珊瑚的看法也不斷改變。最一開始,人們認為珊瑚是一種自然結晶的礦物;接著有人認為珊瑚的外貌,有的像樹枝、有的像高麗菜,應該是植物;當然,也有人猜測珊瑚是動物,18世紀時,一名科學家將此推論投稿至法國的科學期刊,但當時的科學沒有自由,主編擔心這名科學家提出的理論與教會相違背、會得罪教會,因此先將稿件收在抽屜。20年後,珊瑚才被證實為動物的一種,當時的稿件才能重見天日。
珊瑚被廣泛應用於生活中,例如:水泥、抗酸劑、OKINAWA珊瑚鈣等,古人甚至認為紅色珊瑚是佛祖的血滴落在海裡,將其視為神聖之物。而珊瑚大致分為造礁珊瑚及珠寶珊瑚兩類,造礁珊瑚多為白色、生長速度極快,但易碎;珠寶珊瑚則有黑色、粉紅色、紅色等色彩,且質地堅硬適合雕刻。
珊瑚與珊瑚礁之間的關係,如同樹木之於森林,當許多珊瑚的鈣質骨骼聚集和膠結在一起,進而形成堅固的立體結構,便成為珊瑚礁,可抵抗波浪,也可以讓許多生物居住或當作避難所。珊瑚適合生長在陽光充足、海底平淺,水質清澈且鹽度較高的地方,故珊瑚多生長在水下20-30公尺處。
根據達爾文的珊瑚礁理論,環礁的初期發育可能發生在海底火山噴發後生成的火山島周圍,因珊瑚附著生長而形成裙礁,其後島嶼逐漸下沉,珊瑚礁持續堆積增長,由於島嶼的外緣水流交換較好,珊瑚生長較內側為佳,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堡礁,後來火成岩島嶼完全沉沒水中,僅剩下環狀的珊瑚礁島嶼在海面附近持續增長,最後便形成環礁。
地質學家馬廷英在珊瑚的骨骼上看到了生長輪,並推測其為每年生成的,猶如樹木的年輪般,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證實他的論點。約翰威爾斯則從放大鏡下看珊瑚骨骼切片,發現到很多細的生長輪,他推測那是每天生長一輪所造成的,他進一步比較了現代和泥盆紀化石珊瑚的生長年輪數目,第一次找到了地球自轉在變慢的實質證據。這些珊瑚骨骼上的變化,紀錄著各時期的環境演變,同時也能供後人繼續鑽研。
提 供科學講古–科學史沙龍-科學史沙龍
本講座係由科技部補助舉辦
進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