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瀏覽人次: 738,795 次 (Since 2010/07/14) 會員登入
聯盟單位  |  虛擬講堂  |  網路直播  |  其他演講  |  排行榜  |  留言板  |  知識擂台  |  回首頁
首頁 > 虛擬講堂 > 科普閱讀融入領域教學-以專題探究式學習為例 快速搜尋演講 進階搜尋
  科普閱讀融入領域教學-以專題探究式學習為例 
★chrome瀏覽器無法播放Silverlight解決辦法
0:00 / 0:00

講者:台中市大墩國中 老師
日期:2016/09/24
性質:演講
類別:應用科學、教育學習
語言:中文
長度:00:16:33
觀看:222
推薦:0
摘要:
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所訂出的科學素養內涵,包括:(1)能夠提出具有證據導向的結論,並說明它的原因;(2)在解決日常生活困擾的過程中,能夠提出一些問題,然後透過科...
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所訂出的科學素養內涵,包括:(1)能夠提出具有證據導向的結論,並說明它的原因;(2)在解決日常生活困擾的過程中,能夠提出一些問題,然後透過科學探究的方式,蒐集證據進行研究來解決困擾;(3)能夠充分運用所了解的科學概念和知識,對自然界發生的現象加以解釋。(林煥祥,2009)
然而臺灣的國中生雖然在國際科學競賽中獲獎,實際於科學閱讀素養上卻普遍匱乏,教育成績和生活觀念似無所聯繫與應用。根據歐美伶(2010)研究發現:國中生科普閱讀經驗多從小開始接觸,但會因為國中升學壓力導致中斷;電視影片與教師補充為國中生主要科普知識來源;國中生閱讀科普讀物頻率偏低。因此本專題探究式學習目的在將科普閱讀融入於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學生在協作教師的指導下,主動思考發現問題,運用現有的知識和技能,針對問題搜集資訊與廣泛閱讀科普讀物,經由探究過程中獲得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
教師運用大六教學法(Big6 Skills:定義問題 Task Definition→搜尋策略 Information SeekingStrategies→取得資訊 Location and Access→利用資訊 Use of Information→統整資訊 Synthesis→評鑑資訊 Evaluation),以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單元為主題,課堂中教導學生單元內容、延伸知識資訊資源的搜尋、組織、評估與整合。各組學生先決定主題名稱,再由小組成員決定各子題。學生經過十八週的專題探究學習課程可培養「閱讀理解」、「寫作能力」、「資訊素養」、「資訊科技知識」、「學科知識」、「待人接物及溝通」、「表達能力」、「研究技巧」、「自主學習能力」、「認知能力」、「解難能力」與「自信能力」。

現在位置:演講摘要詳細內容
推薦  (0)
推薦至Plurk
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016科普論壇

轉寄  

推薦者:
電子郵件地址: (如欲轉寄多人,請以 ; 分隔email)
留言給收件者:

回報問題  

問題說明:




氣候變遷調適之風險評估標準與...
講者:申永順
觀看:108
TWCC opensourc...
講者:吳漢章
觀看:188
高效的無線充電存取點選擇方法...
講者:李維聰
觀看:233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通往宇宙...
講者:吳俊輝
觀看:80
【週日閱讀科學大師】上太空也...
講者:黃居正
觀看:74

現在位置:學習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