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講堂進入演講
講 題河川生物指標物種分析及其適合度曲線研究
講 者何東輯 研究員
日 期2013/06/26長 度00:30:00人 氣561 次
摘 要
河川工程規劃設計以往多以人為本位,注重防洪、開發與利用,卻常忽略河川生物的生息空間,不僅使自然棲地品質逐漸劣化、消失,亦對河川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的衝擊。近年來河川生態保育意識高漲,河川生物的基本生存權與多樣性的維護,已成為河川工程規劃設計與水資源開發利用時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如何留給河川生物基本生存所需的水量,營造適合、足夠的棲地環境,將是未來河川經營管理不可忽視的一環。魚類是河川生態系的上層消費者,除其群落較為穩定、個體較大易採集、野外容易辨識外,亦可反應較低階消費者或生產者之族群現況與長期河川棲地環境品質及水質污染情形,是最常被利用的基流量評估指標物種。棲地適合度指數的觀念基於魚類對棲地會有適當的選擇,在環境適宜時族群量高,出現的頻度亦高;如環境不適宜,其族群量及出現的頻度就降低,故魚類對某一環境因子太高或太低均不好,而會選擇適當量之處作為其適當棲地。惟魚類棲地適合度之調查在臺灣的特殊溪流環境中實非易事,因此以往有關之調查研究與參考文獻並不多見,河川經營管理者亦常苦於基本生物參數的闕如。本研究依據魚類相關生態棲息因子進行棲地之適合環境研究,期予廣泛應用於各研究領域中,因此選擇臺灣北、中及南部各1條河川進行魚類微棲地及生活史調查,瞭解指標魚種之生活史及其對水深、流速等棲地環境因子之喜好情形,並建立指標魚種棲地適合度曲線,提供水利工程專家進行棲地改善、復育時之參考。
提 供經濟部水利署-水利署101年度委辦計畫成果發表會
進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