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講堂進入演講
講 題兒童與青少年腦中的語言網路
講 者台灣大學大心理系 周泰立教授
日 期2011/11/26長 度01:16:14人 氣1,625 次
摘 要
  想到「椅子」,你會想到什麼?
  心理學家運用「自由聯想」技術,探討人們腦中語言網絡的運作,周泰立教授引研究指出,當人們看到一個字彙:chair(椅子),大多數人都會連想到table(茶几)、seat(座位)、sit(坐)、furniture(傢俱)等與「功能、成份、材質、分類」有關的詞彙,但是,有些人會有與眾不同的反應,天馬行空的聯想可能代表獨特的創意,但也可能反映了具有精神疾患的腦部運作模式。
為深入研究人類大腦裡的語言結構,研究者用成對的字彙,讓受試者判斷此兩字的關聯性。結果顯示,人們普遍認為某些字彙具高關聯性(如刀、劍),但有些關連性則較低(如扣、敲)。當實驗者在判讀高關聯字時,大腦左側頂葉較活化,而在遇到低關聯字時,大腦左前額葉卻活化,一般認為,前額葉執行「思考、判斷」的功能,換言之,遇到低關聯字,受試者須多花費心思「判斷」兩字關聯程度。
語言運作時,活化的腦區以左腦為主,那是因為人腦有高度的腦側化現象,大多數人的左腦為強勢的心智運作中心。但某些會發生思考紊亂、語言與社交功能退化的精神疾患如精神分裂症、自閉症患者身上,則發現了不同的活化狀況。
  研究發現,讓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本文提到的自由聯想測驗時,他們的答題時間較長,且答案往往與眾不同,譬如從chair(椅子),聯想到boy(男孩)、color(顏色)、size(尺寸)等,作關聯字測驗時,會發現其右腦與左腦活化區對稱處,也會活躍起來。類似現象,也能在自閉症患者身上發現。
因此我們可以推敲,語言網絡牽涉到不同腦區的運作,而精神疾病患者的大腦運作也與一般人不同,相關議題還有待進一步探討,除了對人類語言現象的探究,也為病友復健尋求契機。
提 供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腦與心智科學的生命教育講座
本講座係由科技部補助舉辦
進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