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講堂進入演講
講 題科技台灣新國力【第22集】科技漁夫與科技農夫
講 者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
日 期2006/11/26長 度00:22:46人 氣923 次
摘 要
養魚專家常常形容“養魚就是養水”,確實,由於魚的排泄物含有氨、氮,經過細菌分解作用之後,會產生具有毒性的亞硝酸,在封閉的魚缸或魚塭裡,日積月累會嚴重影響魚的健康,也難怪養魚專家認為“養魚就是養水”。然而,台灣的生技公司研發出一種生物製劑,其配方含括七十多種自然微量元素,能夠快速分解水中的有毒物質,讓魚缸及魚塭的水質恢復自然狀態,確保生態的平衡穩定。

此外,台灣的生物科技也研發出獨步全球,不必換水的「生態循環水」技術。

所謂「零換水」技術,簡單地說,透過人造的封閉性生態系統,自行循環:過程包括物理過濾,生物過濾,也就是將水中的水溶性有毒物質轉換成硝酸鹽類,接著再經過年微生物分解作用,讓水質恢復成原始的天然狀態,最後再回流回去;就形成封閉性循環。師法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自淨作用,創造出革命性的「永久免換水養殖系統」,讓台灣的養殖業正式進入了「綠色養殖」的創新領域,更讓許多漁夫加入了「科技漁夫」行列!

而除了「科技漁夫」之外,台灣也出現了所謂的「科技農夫」。

傳統的農業操作,什麼時候施肥?該施多少肥?全憑經驗。但是現在有一群所謂的「科技農夫」和中興大學以及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合作,進行農業革命。首先,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的工程師搭乘輕型飛機,帶著國人自行研發的第一套「高光譜影像儀」,飛至六千英呎高空進行農田的「高光譜影像」拍攝工作。由空中取得的「高光譜影像資料」可以大面積地瞭解作物生長的情形,像是施肥是否過量,甚至可以預警有沒有病蟲害,以及進一步預測稻作產量。這套高科技農業,其實就是『精準農業』。

因為台灣獨步全球的科技,創造了新一代的「科技漁夫」以及「科技農夫」!

資料來源:「科技台灣新國力」(Scientific Taiwan)部落格:http://blog.yam.com/scientific_taiwan/

資料來源:國家實驗研究院
提 供科技台灣新國力
進入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