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瀏覽人次: 28,324,852 次 (Since 2010/10/10) 教師註冊與登入
聯盟單位  |  虛擬講堂  |  網路直播  |  排行榜  |  留言板  |  知識擂台  |  回首頁
首頁 > 聯盟單位 > 單一聯盟單位 快速搜尋演講
中央研究院
演講數:48
總時數:84 小時 46 分 15 秒
轉寄演講數:0
發表心得數:959
討論數:1
單位網址
192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的前夕,在南京舉行的中央政治會議第74次會議中,李煜瀛(石曾)先生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李煜瀛、蔡元培(孑民)、張人傑(靜江)3位先生共同起草組織法,此為設立本院最早的紀錄。同年5月9日,決議設立籌備處;7月4日,將正在籌設的中央研究院改列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關之一;11月12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先生聘請學術界人士30人,在大學院召開中央研究院籌備會 ...more
192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的前夕,在南京舉行的中央政治會議第74次會議中,李煜瀛(石曾)先生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決議推李煜瀛、蔡元培(孑民)、張人傑(靜江)3位先生共同起草組織法,此為設立本院最早的紀錄。同年5月9日,決議設立籌備處;7月4日,將正在籌設的中央研究院改列為中華民國大學院的附屬機關之一;11月12日,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先生聘請學術界人士30人,在大學院召開中央研究院籌備會,展開籌備工作。1928年4月10日,國民政府修正中央研究院組織條例,成為不屬於大學院的獨立機關;23日特任蔡元培先生為院長;5月,啟用印信;6月9日,舉行第1次院務會議,宣告正式成立。
抗戰前,本院先後成立了10個研究所,分設京、滬兩地。及至抗戰爆發,本院奉命西遷,分處昆明、桂林、重慶等地。戰爭結束後,方陸續復員,東還京、滬。1949年,再播遷來臺,及時撤遷者只有歷史語言與數學兩個研究所,圖書文物則暫時存放在楊梅火車站倉庫。在朱家驊代院長多方奔走下,方於1954年在南港現址營建院區。來臺後,復經胡適、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李遠哲、翁啟惠等院長之戮力經營,始有今日之規模。
現任院長為廖俊智院士,接任於2016年6月21日;副院長為周美吟、劉扶東、黃進興三院士,襄助院長處理院務。

任 務
本院為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任務如下:
一、人文及科學研究。
二、指導、聯絡及獎勵學術研究。
三、培養高級學術研究人才。

未來,本院仍將秉持良好的學術傳統與研究基礎,開發新的科學知識、培育更多年輕優秀的人才以及研議良好的政策建議,並持續加強對當代社會、人文與世界的關懷,藉以豐富人類的文明,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105年5月份知識饗宴「『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生態演化啟示」
  105年6月份知識饗宴南科考古-發現臺灣五千年
  105年7月份知識饗宴「奈米鑽石的前世今生」
  105年8月份知識饗宴「小小果蠅立大功:對人類發育與疾病研究的貢獻」
  105年9月份知識饗宴「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傳統醫療、科學與東亞的現代性」
  105年10月份知識饗宴「光子新紀元」
  105年11月份知識饗宴「敵我難料-神經退化疾病中的星形膠質細胞」
  106年1月份知識饗宴「自然語言理解-人工智慧的最終關卡」
  106年3月份知識饗宴「後殖民?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記憶」
  106年4月份知識饗宴「有機生物電子 - 電子元件和生物醫學的的結合」

現在位置:學習公約